1
:總學校發展主任(沙田)
2021-2022 學年
維護國家安全及國家安全教育相關措施的年度報告
學校 :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
範疇
措施
施行概況
成效及反思
檢討校本推行國家安全教育的組織架構
由導向委員會督責各相關部門科組推行國家安全教育,
運作順暢。
各項運作順暢。
學校行政
公民教育小組推動國情教育
1/10 國慶日前舉辦升國旗早會以
加強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
4/12 國家憲法日,鼓勵中一至中三學
生參與相關問答比賽。
15/4 國家安全教育日早會時段播
放相關短片,並於校展示有關「香
港國安法」展板,以增進學生對國家
安全的認識。
鼓勵學生參加與國家安全教育有關的
比賽。
1/7 回歸紀念日升掛國旗。
2022 1 1 日起,於每個上課日、元旦日、七
一紀念日和國慶日升掛國旗。升旗後,學校人員檢
視國旗,確保國旗正確懸掛。
每週一次舉行升國旗儀式,並儀式期間奏唱國歌。
另於 2021 9 28 日,即國慶日前的一個上課
日,舉辦國慶早會,於升國旗前提醒同學升旗禮應
有禮儀,並儀式期間奏唱國歌,以加強學生對國家
的歸屬感。
2021 11 月中旬發送電郵與中一至中三同學,
並透過生活與社會科老師鼓勵同學參加「2021 國家
憲法日網上問答比賽」。
2021 12 月份於有蓋操場擺放「全民國家安全教
育日」展覽。
2022 1 月上旬發送電郵與中一至中五同學,並
透過生活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老師鼓勵同學
參加「第八屆《基本法》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
全校師生均積極參與。
負責升旗的男童軍小隊
人數由小於 10 人升至
20 人。
公社科老師在課堂中推
動各項認識國家及國安
活動,學生參與理想。
 
2
立二十五周年全港校際問答比賽」。
2022 5 月中旬發送電郵與中一至中五同學,並
透過生活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老師鼓勵同學
參加「2022 國家安全網上問答比賽」。本校榮獲
2022 年「18 區優秀學校獎」 (中學組)
5 月份2022 國家安
全網上問答比賽」中,
本校榮獲 2022 年「18
區優秀學校獎」 (中學
)
跨境學習小組將會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由不
同機構(包括教育局、及其他團體等)舉
辦的地學習交流團。
本學年因為疫情關係未能通關,所以未有機構舉辦交流
團,亦未有學生能參與。
期待早日通關,讓學校
可以復辦地交流團。
檢視學校牆壁、課室、壁報、報告板等,
確保所張貼的佈置、海報、宣傳品等符合
國家安全的要求。
落實執行有關要求。
所有張貼在學校的佈
置、海報、宣傳品等均
符合國家安全的要求。
檢視圖書館藏書,確保書籍符合國家安全
的要求。
跟隨公共圖書館的準則,檢視藏書並將不合適的書籍註
銷。
已經註銷有關書籍,有
需要時繼續檢視。
審視租借本校場地的組織及租借目的,確
保租借者進行合法活動。
落實執行有關要求。
所有租借者符合國家安
全要求。
確保外購服務的承辦商須符合國家安全要
求。
在服務合約列出有關遵守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法的要求。
所有承辦商符合相關要
求。
人事管理
透過電郵,鼓勵教職員定期參教育
局發出的文件,以及瀏覽政府新聞處
「維護國家安全法」的網頁, 從而加強
教職員對《香港國安法》的了解,遵
守有關法律,以及獲取有關法律的最
新資訊。
2021 8 26 日透過第一次教職員會議派發
2020 年全國性法律公布》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維
護國家安全法讀本》。
教職員對於《中華人民
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維護國家安全法》的主
容有更多了解。
教職員培訓
鼓勵教學及非教學人員參加與國家安
全相關的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學校各
級人員了解《香港國安法》的容。
2022 6 15 日為教職員舉辦有關《國家安全
教育》培訓工作坊, 讓教職員更了解相關資訊。
大部分參與部分享會
的員工均積極參與,部
分更就在校開展國家
安全教育的策略提出不
少建議。
學與教
審視各科教材,確保教材符合國家安全要
校方責成各科定期檢視所用教材。
 
3
生活與社會科(中一至中三)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
檢視科目有關國家安全的課程
生活與社會科(中一至中三)
按教育局指引,在中二及中三課程教授憲法與《基
本法》單元 15 小時,以及 3 小時國家安全的容,
讓學生明白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
規定等。
檢視生活與社會科單元 21 (公民權責:權利、義務
和法治原則) 及單元 22 (我和香港政府:決策選程
和選舉制度的發展),所教授的容是否符合國家安
全的規定,作出適當的調整。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
參考教育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網上資源平
台」、不同具公信力的民間機構(如:中國文化研
究院、團結香港基金)的資源,製作校本教材,以
落實中四公民科的開展。
中四教授主題 1:「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四位公民科老師在教授每個課題前,均進行共同備
課,以對教學容和相關的價觀有準確的掌握,
亦會就教學效能作檢討。
在科主任領導下,本科
同事持續在科務會議、
備課會議中就課程
關國家安全的課程
進行檢視。
科主任亦就筆記、教
材、課業、測驗及考試
進行檢視,以確保符合
國家安全的規定。
生活與社會科(中一至中三)
參與基本法網上問答比賽
2022 2 14 日至 2 21 日,透過 eClass 推動全
校同學參與「第八屆《基本法》慶祝香港特別行
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全港校際問答比賽」。學生需
預先觀看指定的參考資料及網頁,以作準備,然後
以香港教育城學生口登入網址作賽。
2022 5 23 日至 6 6 日,透過 eClass 推動全
校同學參與2022 國家安全網上問答比賽」。學生
需預先觀看三段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影片,以作準
備,然後以香港教育城學生口登入網址作賽。
學生參與理想,本科老
師在課堂上也有推動,
甚至在課堂上完成問答
比賽。
5 月份2022 國家安
全網上問答比賽」中,
本校榮獲 2022 年「18
區優秀學校獎」 (中學
)
生活與社會科(中一至中三)
原計劃安排在學校「學習日」或透過公民學會舉辦
因疫情關係,「學習
 
4
安排參觀活動
參觀活動 (例如:香港歷史博物館、孫中山紀念
館)等。
日」取消,未能安排活
動。
生活與社會科(中一至中三)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
推動生社科/公民科老師參與國家安全法
律相關課程
推動生社科/公民科老師參與由課程發展處所舉辦
有關「國家安全法律」相關知識增益課程,以深入
了解一國兩制方針和中央與香港特區的關係,並了
解《香港國安法》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一國兩
制」的重要性。
本年度本科同事參與相關培訓包括:
生活與社會科(中一至中三)
(1) 「生活與社會科教師焦點小組面談」(2 小時)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
(2) 高中公民科課程詮釋:課程規劃及學與教策略 (2.5
小時)
(3) 高中公民科課程知識增益系列:按《基本法》規定
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憲制地位 (1.5 小時)
(4) 學校推展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的籌備工作
分享會 (2 小時)
(5)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知識增益系列:港澳
大灣區建設與促進香港發展的關係(新辦)網上課
(2 小時)
(6)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學與教策略系列:貫徹課程
理念及落實學與教要求的校本經驗分享 (2.5 小時)
(7)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知識增益系列:從《十四五
規劃綱要》看當代國情 - 國家和香港的發展與展望
(2 小時)
本科四位同事均有積極
參與各類相培訓,每人
參與 4-6 次,並有摘錄
相關課程的要點,以供
其它同事參考,並在教
師協作日分享和交流。
中文科(中一至中六)
一、中華文化學習
透過學習材料,從物質、制度和精神方面
了解中華文化的容。
透過學習豐富的中華文化項目,認識、認同自己國
家的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中一已完成教授〈故宮
博物院〉、〈秦陵兵馬
俑〉、〈岳飛之少年時
代〉、〈木蘭辭〉、
〈董永賣身〉
 
5
(1) 探索及認識中國傳統建築
1 鄧氏宗祠:配合單元讀教學〈故宮博物
院〉
2 沙田王屋:配合單元讀教學〈老區風
景〉
3 秦陵兵馬俑〉:單元讀教學
(2) 文化專題
1 中一:文化專題喻戶曉的人物:
〈岳飛之少年時代〉、〈木蘭辭〉
2 中二:小與文化想像與聯想:〈三
王墓〉、〈宋定伯捉鬼〉
3 中三:小與文化與戲劇欣賞:
〈人間有情(節錄) 〉、〈孔明借箭〉、
〈一碗陽春麵〉
(3) 文化專題:孝道古今
1 中一〈董永賣身〉
2 中二〈回家〉
3 中三〈爸爸的花兒落了〉
(1) 透過探索及認識中國傳統建築,培養學生對中華文
化的認識、反思和認同。
(2) 透過文化專題,讓學生讀與文化相關的作品,探
討其中蘊含的文化涵及人文精神,增加對中華文
化的認識,並進行反思及討論,從而認同優秀的中
華文化。
(3) 讓學生讀與「孝」相關的作品,結合生活經驗,
感悟中華文化中重孝的精神,學習孝敬父母、尊重
長輩、關愛及體諒家人。
中二已完成教授〈老區
風景〉、〈三王墓〉、
〈宋定伯捉鬼〉、〈回
家〉
中三已完成教授〈人間
有情(節錄)〉、〈孔明
借箭〉、〈一碗陽春
麵〉、〈爸爸的花兒落
了〉
中文科(中一至中六)
二、文學學習
透過感受、欣賞中國古今名家名作,學習
中華文化,提升文化素養。
(1) 詩詞單元
〈燕詩〉、〈送友人〉、〈涉江采芙
蓉〉、〈從軍行〉、〈親情傘〉、〈水調
歌頭明月幾時有〉、〈天淨沙秋思〉、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水仙子
尋梅〉
(2) 經典範文
〈楊修之死〉、〈狂泉〉、〈束氏狸
透過讀文學作品,豐富學生的文化 知識、積累文
化素養,承傳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培養維護文化
安全的能力。
(1) 設置詩詞單元,透過讀古體詩、近體詩、唐宋
詞、新詩,認識中國詩歌的特點學習詩歌可培養品
德情意,亦可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認同和珍
視。
(2) 讀古文,欣賞文言文的簡潔和精煉;透過朗讀及
朗誦,體會古典文言文的情意。可培養品德情意,
亦可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認同和珍視。
所有課題已於初中完成
教授。
 
6
狌〉、〈曾子殺豬〉、〈賣油翁〉、〈愛
〉、〈世新語〉、〈桃花源記〉、
〈湖心亭看雪〉、〈論四端〉、〈論語八
則〉、〈賣柑者言〉
中文科(中一至中六)
三、品德情意學習
透過不同層面學習中華文化中的人倫關
係、社會規範、家國觀念等。
(1) 讀教學:〈董永賣身〉
(2) 讀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
(3) 廣泛讀:正向書目
回應學校關注事項:「培養學生的品德和
良好的學習態度,建立正確的價觀」,
讀正向書籍,培養正確的價觀。
透過能表現傳統美德的學習材料,培養學生的品德
情操,加強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
(1) 讓學生透過董永賣身葬父,守孝三年後,回去當奴
隸,了解人必須孝悌忠信。忠信,是忠誠信實,守
諾言。
(2) 讓學生透過不同的讀策略,讓學生進入英子的思
想感情,培養自律自強、勇於承擔的精神。
(3) 初中廣泛讀計劃及高中讀計劃,在實體及網上
讀書籍中,選擇正向書目,讓學生選讀及完成
讀報告。讓學生在讀、討論、分享等活動中,
明白中華傳統文化重視的觀念和精神。通過廣泛
讀,讓學生對中華文化有更全面的認識。
中一已完成教授〈董永
賣身〉
中三已完成教授〈爸的
花兒落了〉
初中廣泛讀計劃因疫
情關係,暫停課室借
書籍,改為鼓勵同學到
圖書館自行借書,或
讀電子書。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六)
教授與《基本法》相關
按教育局《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在初中中國歷史
科教授與《基本法》相關課題,讓學生認識草擬
《基本法》的背景(《基本法 序言》)及自古以
來香港與國家的關係,並與國家互動的情況,從而
認識香港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基本法 第一
章第一條》)。
從觀察所見,學生大致投入課堂;從考評所見,學
生大致掌握相關歷史發展。
從觀察所見,學生大致
投入課堂;從考評所
見,學生大致掌握相關
歷史發展。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六)
教授各個歷史時期國家的政治發展
按《中學課程綱要: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1997)》、《中國歷史科課程指引 (中一至中三)
(2019)》及《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
六)2007 (2015 11 月更新)》,教授國家數千年
從觀察所見,學生大致
投入課堂;從考評所
見,學生大致掌握國家
歷史發展的重點。
 
7
的歷史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
認同。
中一及中二因應新課程(2019)推行,重新製作工作
紙,協助學生建構知識及對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欣
賞。
從觀察所見,學生大致投入課堂;從考評所見,學
生大致掌握國家歷史發展的重點。
中國歷史科(中一及中二)
參觀博物館及撰寫報告
學生需參觀博物館並撰寫報告,從而認識香港歷史
與國家的關係,建立守土護國意識。
由於疫情影響,原定時間放了特別假期,無法進
行。
由於疫情影響,原定時
間放了特別假期,學生
須留家抗疫,無法進行
有關活動
中國歷史科(中一及中二)
瀏覽中史通網站
鼓勵學生瀏覽《中史通》網站並完成網上練習,以
增進學生對國家的歷史、文化、地理、歷史人物、
故事等方面的認識,從而加強對國家的歸屬感。
然而學生欠主動,瀏覽紀錄欠理想。
學生稍欠主動,瀏覽紀
錄有改善的空間。來年
檢討推行細則,希望可
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
性。
中國歷史科(中三)
讀報告
中三學生需讀《大清時報》並撰寫讀報告一
則,藉此深入認識晚清的腐敗、列強的入侵,從而
明白國力與國家安全的重要。
從學生讀後感所見,學生對相關歷史有更多認知,
並對該段歷史有所慨嘆及反思。
從學生讀後感所見,學
生對相關歷史有更多認
知,並對該段歷史有所
慨嘆及反思。
中國歷史科(中三)
抗戰歌曲欣賞
在課堂上聆聽抗戰歌曲「松花江上」,感受東北人
民在日本入侵下的國仇家恨。
老師配合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分析歌詞,有助學生感
受當時人民的悲痛。從觀察所見,學生投入聆聽。
老師配合九一八事變的
史實分析歌詞,有助學
生感受當時人民的悲
痛。從觀察所見,學生
投入聆聽。
世界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教授國家的政治制度的特點
高中課程涵蓋新中國成立,並國家重要機構的職權
和功能,讓學生了解國家的政治制度的特點,從而
建立學生正確的國家觀念。
中五學生於 2022 6 13 日已完成有關新中國成
科主任就筆記、教材、
課業進行檢視,以確保
符合國家安全的規定。
 
8
立的背景及經過的課業。並於 2022 6 23 日完
成有關國家政治制度特點的評核。
科主任亦就測驗及考試
進行檢視,以確保符合
國家安全的規定。
地理科(中一至中三)
透過學習不同議題,讓學生先瞭解中國及
其他不同國家/地方的地理環境作為研習
基礎,從而明白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關
係,並認識國家安全的定義和涉及國家安
全的十三個領域(如:資源安全、生態安
全等)以及認同國家安全的必要性。
本校初中的地理課程所選取的六個單元,其中三個
單元(變化中的氣候、變化中的環境;糧食問題;
水的煩惱)的容均涉及中國地理的研習。在研習
國家的地理課題和例子前,學生均須學習有關國家
的地理知識,例如區位、土地與國界、地勢及資源
等,作為學習有關課題和例子的基礎。
透過研習中國議題,讓學生全面、有系統和深入地
認識國家,有助培養學生對國家生歸屬感,並願
意成為積極和負責任的公民。
本科同事持續在科務會
議、備課會議中就課程
有關國家安全的課程
容進行檢視。
科主任亦就筆記、教
材、課業、測驗及考試
進行檢視,以確保符合
國家安全的規定。
地理科(中四至中六)
在教授學生公開試標準課程的同時,讓學
生瞭解人類活動(如水染、工業生
伐林、氣候變化議題等)對生態環境的影
響和責任,明白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認同
維護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新型領域安全
等國家安全領域的必要性。
高中的地理科課程約有 1/3 的課程容是關於中國
地理的研習(例如城市、河流、工業發展等)。透
過研習,學生會認識到自然災害、環境染、資源
短缺等問題如何為中國及全球帶來巨大挑戰,也讓
他們體會各種生物的相互依存關係,以及生態環境
脆弱之處,並明白維護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的重要
性。
透過研習中國議題,讓學生全面、有系統和深入地
認識國家,有助培養學生對國家生歸屬感,並願
意成為積極和負責任的公民。
本科老師在課堂積極鼓
勵同學研習中國議題,
學生參與理想,在課堂
間也完成相關習作。
設計與科技科(中一至中二)
課堂學習、習作實踐
課程中的核心學習元素,例如「(K5)
具及儀器」 及「(K6) 製造過程」
讓學生學習安全和正確地運用各種工具,在多種生
過程中,懂得操控工具及儀器,培養正面及善用
科技的意識,實踐科技安全。
涵蓋課題:認識使用科學與科技時的安全措施,及
其重要性;安全使用工具及機械;確保工序符合法
律、道德、安全要求;保護環境:選材及用量;保
護知識權;認識不當使用科技的危害及對社會帶
同學認同個人安全、保
護環境及知識權的重
要,並一致同意盡量減
少使用有機會破壊環境
的物料,例如即棄塑膠
餐具等。
 
9
來的負面影響。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中六)
課題:Ch27-28 網上威脅及保安
【網上資訊的真偽】
【傳播假資訊的後果】
科任老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以及假資訊對個人、社會以至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以至國家安全的影響。
透過筆記、練習、測驗題目,不同場景讓學生以慎
思明辨的態度分析資訊的真偽,以幫助培養學生成
為一位積極和負責任的公民。
科主任亦就筆記、教
材、課業、測驗及考試
進行檢視,以確保符合
國家安全的規定。培育
學生有共同維護國家安
全的意識及責任感。
綜合科學科(中一至中二)
教授課題:
2. 5 節約用水與水質
3.3 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
5.3 能源:使用石燃料及可再生能源
7.5 二氧化碳和氧於自然界中的平衡
9.4 酸的腐蝕性:酸雨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11.7 太空航行
透過學習生態環境相關的議題,讓學生明白維持自
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對本港、國
家及全球生態議題的關注,認同維護生態安全的必
要性。
課題 2.5學生於課堂進行分組討論,以認識香港
食水來源、節約用水的重要,討論亦包括到水資源
短缺對社會和環境的負面影響,從而明白維護水資
源對維持本港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課題 3.3搜集生態及物種保育方法的資料,進行討
論及研習。從而知道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並認
同維護生態安全的必要性,並且明白生物多樣性對
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及其對人類的益
處。
課題 5.3讓學生明白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認識有限的化石燃料可以發展可再生的能源取代,
例如太陽能、生物質能、 核電、風力發電和水力發
電。
課題 7.5讓學生學懂珍惜及善用自然界的資源,明
白愛護自然及維持生態平衡責任。
課題 9.4透過學習課題讓學生加強對生態議題的關
注,明白維持自然環境及天然資源可持續性的重
要。
在科主任領導下,本科
同事持續在科務會議
中,已就課程有關國
家安全的課程容進行
檢視,以確保符合國家
安全的規定。
而學生於課堂參與涉
及國家安全議題的討
論,包括自然生態維
護,開發再生能源及可
持續發展的概念等,均
表現得十分踴躍及表達
認同。
 
10
課題 11.7讓學生學習火箭運作及航天科學的知
識,明白科技進步為人們帶來的示,及其對社會
的影響,從而使他們明白維護太空安全的重要性。
綜合科學科(中一至中二)
購置圖書
購置有關科學原理及國家科學發展的圖書
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讀習慣。
推動學生認識中國科學家及國家科學發展概況及成
就。
幫助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同及歸屬感。
學生對與國家科學發展
及成就相關的圖書較有
興趣。
物理科(中四至中六)
教授課題:
VI). 放射現象
VII). 核裂變與核聚變
VIII. 能量和能源的使用:能源、社會與
環境
讓學生學習輻射安全、核裂變及核聚變、可再生和
不可再生能源及能耗對環境的衝擊等知識,並意識
到使用不同能源對環境的影響和善用資源的重要
性,從而使他們明白維護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核
安全的必要性。
學生於課堂就以下課題進行討論
- 以認識探測三種核輻射的方法及其應用,討論亦
包括放射衰變的隨機性質及了解致輻射的潛在危
險和處理放射源的安全措施。VI)
- 探索核電廠的基本結構及其運作原理,討論其替
代化石燃料以提供能源的可行性及潛在風險,藉
此認識國家安全所涉的科技發展及核安全情況,
深化對國家認識,亦從社會、經濟及環境角度,
討論使用核能所帶來的好處及弊端。V(II)
- 關於能源的提取、轉移、分配及關注其資源蘊藏
量有限的問題,從而明白善用資源的重要性,並
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共同承擔的責任感及使
他們明白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認同維護資源安全的
必要性。V(III)
在科主任領導下,本科
同事持續在科務會議中
已就課程有關國家安
全的課程容進行檢
視,以確保符合國家安
全的規定。
學生於課堂認識及學習
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議
題,令他們明白科技的
發展需要考慮及配合社
會、經濟及環境的因
素。
學生對善用資源,資源
可持續發展,維護資源
安全等表示認同,學生
普遍對核電應用及安全
尤其關注。
化學科(中四至中六)
教授課題:
課題三「金屬」
教導學生:
課題三:關注金屬資源蘊藏量有限的問題,並為社
會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共同承擔的責任感。
在科主任領導下,本科
同事持續在科務會議、
備課會議中就課程
 
11
金屬的存在和提取
課題五「化石燃料和碳化合物」
各石油餾分的主要用途
使用化石燃料的後果
課題十三「工業化學」
工業過程的重要性
綠色化學
課題五:認識環境保護,並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培
養共同承擔的責任感。
課題十三:明白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化學」的關
係。
關國家安全的課程
進行檢視。
科主任亦就筆記、教
材、課業、測驗及考試
進行檢視,以確保符合
國家安全的規定。
學生能有效透過有關課
題,更認識有關國家安
全的課程容。
生物科(中四至中六)
教授章節:
章節 II. 遺傳與進化 b. 分子遺傳學
認識突變原因(如輻射和化學質),
明白輻射對遺傳物質和人體健康的影
章節 III. 生物與環境 f. 生態系
認識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的影響,明白
保育的需要
章節 IV. 健康與疾病 b. 疾病
了解傳染病的成因和傳播途徑
明白如何減少常見傳染病的傳播
章節 VI. 應用生態學 a.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了解人口急速增長的影響和控制
明白不當利用資源的影響
認識都市化和工業化對人類和環境影
章節 VII. 微生物與人類 a. 微生物學
c. 微生物遺傳學 d. 微生物的害處
教導學生:
了解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責任,明白可持
續發展的需要,認同維護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
安全的必要性。例如:
教授「突變的原因」時,讓學生搜尋有關輻射對遺
傳物質和人體健康的影響的資料,以明白維護核安
全的必要性。
教授「生態系的保育」時,讓學生討論人類活動對
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平衡社會發展和生態保
育的需要,使學生了解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責任,明
白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並認同維護生態安全的
必要性。
教授「傳染病」和「疾病的預防」時,讓學生從可
靠的網站(例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國疾病預
防控制中心和世界衞生組織)搜集有關預防傳染病
的資料,認識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了解預防傳染的
方法(例如保持個人衞生和接種疫苗),認識本港
地政府對傳染病防控的政策和措施,並明白個
人對維持社會健康的責任,及國家對人民健康的重
在科主任領導下,本科
同事持續在科務會議、
備課會議中就課程
關國家安全的課程
進行檢視。老師在課堂
上推動,學生參與理
想。
章節 III 及章節 IV 已在
中四課堂推動,學生
積極參與,效果理想。
章節 II,章節 VI 及章
VII 已在中五課堂
推動,學生積極參與,
效果理想。